上周带徒弟小张去调试设备,他盯着PLC屏幕直皱眉:“师傅,这梯形图里的符号咋跟我学的不一样?”我一看,他学的是三菱PLC,现场用的是西门子,输入输出的表示方法确实差了点。小张叹口气:“以前以为PLC就是编个开关逻辑,没想到连符号都有区别,真怕学不会。”
其实PLC入门没那么难,先从基础指令学起就行。不管是三菱还是西门子,最常用的就是触点串联和并联——比如两个开关都闭合,设备才启动,这就是串联;要么这个开关闭合,要么那个开关闭合,设备就启动,这就是并联,原理跟咱们接灯的逻辑差不多。
新手常犯的错是搞混输入输出类型。PLC的输入模块有晶体管型和继电器型,输出模块也一样。晶体管型响应快,但带载能力弱,一般接小功率设备,比如电磁阀;继电器型响应慢点儿,但带载能力强,能接电机接触器。上次小张调试时,用晶体管输出模块接了个大功率继电器,结果模块直接烧了,就是没分清这俩的区别。
遇到简单项目,比如小车自动往返,就得用计数器和定时器组合。小车到左边限位,计数器记一次,定时器延时2秒,然后让它往右边走;到右边限位,计数器再记一次,延时2秒又往左走,记到10次自动停——这种逻辑不用太复杂,把计数器的复位、计数信号接对,定时器的时间设好,就行。
还有个小技巧:遇到陌生PLC别着急动手,先查手册。手册里会写清楚输入输出端子对应的地址,比如三菱FX5U的X0是第一个输入点,Y0是第一个输出点;西门子S7-200 SMART的I0.0是输入,Q0.0是输出。接线前对着手册核一遍,别接错端子,不然程序下进去也没反应。
我刚开始学PLC时,也总把指令用错,比如把“常开”当成“常闭”,导致设备反着动。后来就是多练,对着简单项目画梯形图,再到现场调试,错几次就记住了。现在设备上的PLC型号越来越多,但基础逻辑都差不多,把这些搞明白,再学复杂指令就顺理成章了。
要是你也在学PLC,有啥疑问可以留言,咱们一起讨论。喜欢这些实操经验的话,别忘了点赞关注。最后提醒下,文中说的都是我自己的学习心得,不同型号PLC操作可能有差异,具体还是得看设备手册,别盲目照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