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屋教程网

专注编程知识分享,从入门到精通的编程学习平台

会用excel的会计,到底有多爽?!这篇操作秘籍,财务小白请收好

会计大大们从月初到月底几乎天天都在做表,Excel对会计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小编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终于发现了易上手的Excel操作秘籍,我不允许你们还不知道!!!

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工作日天数

通常情况下,计算两个工作日之间的天数可以使用NETWORKDAYS函数,该函数的语法为:

=NETWORKDAYS(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假期])

该函数的第三个参数是可选的,可自定义为需要排除的日期。

计算下面员工的应出勤天数,不考虑节假日。如下图所示:

即在C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NETWORKDAYS(B2,EOMONTH(B2,0))
注意:EOMONTH(B2,0)是计算计算指定日期的的最后一天。

排除节假日计算应出勤天数

例如某公司将5月份列为公司的特别节日,这几天是不用计入应出勤天数的。

即在C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NETWORKDAYS(B2,EOMONTH(B2,0),$E$4:$E$5)

6天制工作日出勤的计算

例如某公司实行一周上6天班,周天休息,那么这样的应出勤天数又该怎么计算呢?此时可以使用NETWORKDAYS.INTL来计算,该函数的语法为:

=NETWORKDAYS.INTL(开始日期,结束日期,自定义周末类型,[假期])

即在C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NETWORKDAYS.INTL(B2,EOMONTH(B2,0),11)

注意:这里的11表示仅为星期天。

该函数的第三个参数自定义周末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可以选:

Excel中最常用的统计函数整理了出来,共16个。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选取的全是贴近应用的示例。

1、Count函数

作用:统计数字的个数

示例:使用公式生成A列的序号

=COUNT(A$1:A1)+1

注:大小不一的合并单元格填充公式,要使用Ctrl+Enter完成。

2、Counta函数
作用:统计非空单元格个数

示例:下表D:F列中,如果填充“完成”大于1个,则在G列返回达标,否则返回不达标。

=IF(COUNTA(D2:F2)>1,"达标","不达标")

3、Countif函数

作用:根据条件统计个数

示例:统计两个列重复的内容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4、多条件统计个数(Countifs函数)

5、统计数字区间的出现频率(Frequency函数)

6、不但可以求和,也可以多条件计数(Sumproduct函数)

7、计算1组数据的平均数(Average函数)

8、根据(单)条件统计平均值(Averageif函数)

9、根据(多)条件统计平均值(Averageifs函数)

10、提取一组数中的最大值(Max函数)

11、返回一组数的最小值(Min函数)

12、返回第N个最大值(Large函数)

............

篇幅有限,详细内容不再一个个展示,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

想要完整版资料的小伙伴,评论区留言想要学习,然后嘀嘀我回复会计即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