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Hibernate可以应用在任何使用JDBC的场合,既可以在Java的客户端程序使用,也可以在Servlet/JSP的Web应用中使用,最具革命意义的是,Hibernate可以在应用EJB的J2EE架构中取代CMP,完成数据持久化的重任。
理解对象持久化
什么是持久化?简单地说,持久化就是把数据同步保存到数据库或某些存储设备中。在软件的分层体系结构中,持久化层是与数据库打交道的逻辑层。在数据库中对数据的增加、删除、查找和修改操作由持久化层来处理。最常见的操作是在ASP或JSP的页面代码中混杂了很多连接数据库、操作数据库的语句,这实际上是把持久层和展现层耦合到了一起,使得代码的编写和维护都很困难,程序结构非常不清晰。对于大型应用,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对系统结构进行分层,是解决这种耦合问题的前提保障。
Java程序员对使用JDBC进行数据库编程不会感到陌生。实际上,使用JDBC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的操作就是持久化的过程。然而,直接使用JDBC作为持久层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使用JDBC
JDBC是一种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API(JDBC本身是个商标名而不是一个缩写字,然而,JDBC常被认为是代表“Java数据库连接”(JavaDatabaseConnectivity)),它由一组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的类和接口组成。JDBC为工具/数据库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标准的API,使他们能够用纯JavaAPI来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有了JDBC,向各种关系数据库发送SQL语句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换言之,有了JDBCAPI,就不必为访问Sybase数据库专门写一个程序,为访问Oracle数据库又专门写一个程序,为访问Informix数据库又写另一个程序等。只需用JDBCAPI写一个程序即可,它可向相应数据库发送SQL语句。而且,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无需去考虑要为不同的平台编写不同的应用程序。将Java和JDBC结合起来将使程序员只需写一遍程序就可让它在任何平台上运行。
简单地说,JDBC可做3件事:
(1)与数据库建立连接。
(2)发送SQL语句。
(3)处理结果。
看一个插入对象的基本例子,这里增加一个用户对象。
这个操作很简单,就是把增加一个Account对象的对象逻辑转化为一个insert操作,即实现最简单的Account对象到数据库表account的映射。上面是由开发人员手工编写JDBC代码来实现。如果Account对象的属性有上百个,就要写上百行的pstmt.setString()语句,很容易出错。如果有另一个对象Person,也要写相近的代码来实现增加一个Person的操作。类似的例子和代码在大量的项目中都存在。从1996年JDBC出现到目前已经9年,大量的项目开发还在重复地编写这样的代码来实现这些每个项目都需要的基本操作。开发数据访问层的工作量(开发和测试)极大,对开发人员的要求也很高。最不幸的是,在大量的项目开发中都需要重复这种繁复的数据访问层的开发,从而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浪费在这种人力密集型的数据访问层重复开发中,而数据库操作也恰恰是项目开发中最容易出错和消耗大量时间的部分。如果在项目需要面对不同的数据库,则还需要为每个数据库开发一个专门的数据访问层。
显然这种每个项目都重复但却具备相同模式的代码是一种明显的浪费。这就催生了ORM技术的产生。ORM即Object-RelationMapping,它的作用是在关系型数据库和对象之间作一个自动映射,这样在具体的操作数据库时,就不需要再与复杂的SQL语句打交道,只要像操作对象即可,ORM工具会自动地将对象的操作转换为SQL语句操作。这样就只需要关注业务逻辑中的对象架构,而不是底层的重复性SQL和JDBC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