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象解析:天地交融,万物通泰
泰卦卦象为坤(地)上乾(天)下,称为地天泰。《周易·象传》明言:"天地交,泰"。乾为天本应在上而今居下,坤为地本应在下而今居上,阴阳二气交融互通,形成"天地交而万物通"的昌明之象。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交融则万物生机盎然。
可能就会有人问,泰卦明明天地颠倒了怎么会是生机盎然呢。这里我想解释一下,从八卦到易经,实际上他看的都不仅是目前的状态,而是目前卦象的发展趋势,追求的是阴阳交融的太极境界(具体可看作者“八卦”到底表达了什么一文)。泰卦地在上,天在下,阴在上,阳在下,阳气会上升,阴气会下降,他的趋势就是阴阳交融,三生万物的趋势。反之天在上,地在下,已形成定势,天地不交,就成了否卦。所以我建议我们在学习易经时不要指盯着他的卦辞、爻辞去释义研究,因为辞说到底还是后人加上去的,是有一些主观意向和历史局限性的。我们要更多的看卦的象,去观察思考这样的象他的特征,发展规律,发展趋势,进而指导我们的生活。
卦辞:小往大来,吉,亨
字面深解: "小往大来"蕴含《易经》阴阳消长之理,《周易集解》引蜀才注:"小谓阴也,大谓阳也"。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二气交感,故得吉祥亨通。"亨"字甲骨文象形为宗庙祭祀,引申为祭祀通达、万事顺利。
实质: 天地阴阳二气顺畅交融,则万物生发,万事亨通。比较典型的就是一个大企业,如果能有充足的渠道,或者领导者能常常下到基层去倾听员工的意见建议,就会阴阳交泰,发展越来越好。反之上下不通达,领导拍脑袋决策,员工闷头执行,那很快就会干出各种怪事,导致企业难以发展。
爻辞解析: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字面深解:"茅茹"出自《诗经·召南》"翘翘错薪,言刈其蒌",茅草根系相连,喻同类相召。
实质:这里强调的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重和同道之人交往,共同合作进取,需要注意的是道不同不要硬凑在一起。例如三国时如果贾诩去刘备处,那一定不会受到重用和尊敬。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得尚于中行 字面深解:"包荒"语出《尚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喻胸怀宽广;"冯河"典出《诗经·小旻》"暴虎冯河",喻意不畏艰险,遐遗朋意为不因距离遥远而遗忘朋友,表示广泛团结,不分远近,得尚于中行意为得到推崇。
实质:领导者当包容大度,勇于任事,不遗弃远方的朋友,行事坚守中道,就会得到大家的推崇。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字面深解:意思为没有绝对平坦的道路,没有一去不返的历程,在艰难中要坚守正道可以免除灾祸。
实质:实际上易经中有很多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很相似,这里强调的是泰卦虽然是万物交融的大好局面,但需要注意的是没有绝对的好和一帆风顺,大势虽吉,但中间还是会有波折,面对波折时要坚守正道,最终会无咎。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字面深解:"翩翩"语出《诗经·四牡》"翩翩者鵻",喻轻浮不实;"不戒以孚"指以诚信待人而不戒备 实质:这里强调的不要以取得邻居的利益来致富,应该处理好周边关系,诚信待邻,互利共赢,可以带来更稳定的繁荣。这里的邻一定不再单纯的指物理上的邻居,应泛化指关系比较近的合作对象。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字面深解:典出《诗经·大明》"文王嘉止,大邦有子",记述商纣王之父帝乙下嫁将妹妹给周文王之父王季这一历史事件
实质:现在我们当然不用特别去联姻,主要指的是进行强强联合,和其他合作对象达成战略合作,以加固关系。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字面深解:"城复于隍"出自《诗经·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城墙倒塌填回护城河,勿用师指不要采取强硬的手段或兴师动众,自邑告命指的是在自己内部发出命令,坚持下去可能会有困难或吝惜。
实质:上六是最后一爻,这里强调的是阳极生阴的道理,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一直发展,发展到顶峰总会没落,这是易经揭示的世界终极规律,萌芽-发展-顶峰-下降-灭亡-萌芽,就像一个圆一样,轮回不止,没有什么事物可以逃脱这个规律。
对我们的启示:一是要与志同道合者的汇聚。二是领导者应当包容、勇敢、不抛弃同伴。三是处顺境也不能忘记艰难。四是要开展强强联合,以诚信待人。
泰卦揭示的"天地交泰"之道,跨越三千年依然指引着我们。真正的通达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如阴阳交融般的动态平衡。在这变革时代,泰卦提醒我们:唯有上下沟通、内外交融,方能成就长治久安的事业。
你有没有遇到一段时间特别顺利的时候呢,下期我们来讲否卦。
#易经智慧 #管理哲学 #沟通艺术 #职场发展 #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