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2日,新德里傍晚的湿度像刚蒸好的米饭,黏得人喘不过气。电视新闻里,主播的语速比平时快了一倍——美国财政部一纸通知:9月29日起,任何在伊朗恰巴哈尔港继续干活的人,都可能被拉黑。屏幕下方滚动字幕还没播完,班加罗尔一栋写字楼的灯火突然熄了半层,HR群里弹出一句:“把招聘海报里的‘硅谷’改成‘多伦多’,现在,立刻。”
同一天,旧金山的登机口像被捅了的马蜂窝。一个戴眼镜的印度小哥攥着登机牌,手心全是汗——他刚刷到特朗普的推文:H-1B新申请,先交10万美元“入场券”。旁边大叔的行李箱轮子还在转,人已经蹲在地上给老婆发语音:“要不……先回浦那?”
这两条消息像两把剪刀,一把剪断了印度向西的陆路梦,一把剪断了印度向东的人才桥。
先说恰巴哈尔港。地图上,它不过是伊朗东南角一个不起眼的小点,可印度人给它起了个绰号——“后门”。有了这个后门,印度货车可以绕过巴基斯坦的“正门”,把小麦、军火甚至宝莱坞DVD一路送到阿富汗和中亚。过去二十年,印度前后砸了5亿美元,码头、铁路、仓库,像攒嫁妆一样越攒越厚。去年5月,双方刚签了十年长约,3.7亿美元现金还没焐热,美国一句“不再豁免”就让所有蓝图瞬间褪色。更尴尬的是,巴基斯坦转头就和沙特签了防务大单,塔利班也放话“继续用巴基斯坦港口”,印度的中亚战略像被抽掉底座的积木,哗啦一声散了架。
再说H-1B。这签证对印度人有多重要?打个比方,硅谷每10个写代码的,7个来自印度。每年8.5万个名额,像春运火车票,抢不到就得再等一年。现在票价直接从“硬座”涨到“头等舱”——10万美元,相当于一个中级程序员一整年的税后工资。外包大厂TCS、Infosys连夜开会:是把人搬到加拿大,还是干脆把办公室搬到客户楼下?班加罗尔猎头们的电话响到后半夜:“哥,跳槽吗?双倍工资,但地点在蒙特雷。”
两件事看似不挨着,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美国在用同一种语言说话——“我的棋盘,我的规则。”恰巴哈尔港的制裁豁免,2018年特朗普亲手给,2025年特朗普亲手收回;H-1B签证的门槛,当年为了填补美国程序员缺口大开,如今为了保护本土就业大关。印度像坐在跷跷板中间,一头是地缘,一头是人才,美国轻轻一踩,两头同时悬空。
最难受的是普通人。浦那一位母亲刚把儿子的留学基金从定期里取出来,准备交美国大学的押金,现在只能把存折又塞回抽屉;孟买港的货运代理盯着手机里“项目暂停”的群公告,想起仓库里那批印着“印度援助”的蓝色卡车,突然觉得颜色有点刺眼。
印度政府当然抗议,用词很外交:“人道主义后果”“严重关切”。可华盛顿的回应更干脆:“我们优先考虑美国工人。”一句话,把20年的战略投资和30年的人才输送,都变成了“别人的事”。
接下来怎么办?有人劝莫迪“向东看”,可越南的岘港太小,俄罗斯的北极航道太冷;也有人劝“骑墙”,可墙头风大,一不小心就摔下来。班加罗尔一家创业公司的CEO在朋友圈发了张图:一边是硅谷的日落,一边是德里的日出,配文——“既然桥断了,那就造船吧。”
夜深了,旧金山的航班终于起飞。靠窗的印度小哥关掉手机,屏幕最后一条消息是父亲从瓦拉纳西发来的:“回来也好,家里庙后的芒果树今年结得特别多。”飞机穿过云层,他忽然想起小时候课本里的一句话:当一扇门关上,另一扇窗会打开。只是没人告诉他,窗外是不是还叫“美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