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没意识到:微信里那些用过一次就再也没打开的APP、随手点开的小程序,可能还在悄悄获取你的头像、昵称、手机号,甚至位置信息。这些“沉睡的授权”,就像藏在手机里的“信息小偷”,长期不管,可能导致隐私泄露。
今天教你3步清理微信授权,不常用的应用和小程序,一键解除权限,操作超简单,看完就能上手。
先搞懂:这些授权可能在“偷”你的信息
微信授权给应用/小程序时,它们能拿到什么?
- 基础信息:头像、昵称、微信ID(几乎所有授权都会获取,看似无害,但被滥用可能用于伪造身份);
- 敏感信息:手机号(绑定微信的手机号)、位置信息(比如外卖、打车类小程序)、通讯录(部分社交类应用);
- 行为数据:你的使用记录、消费偏好(可能被用于精准推送,甚至卖给第三方)。
尤其那些“用过一次就删”的应用(比如某活动报名APP)、跟风点开的小程序(比如测试类、抽奖类),就算你不打开,授权权限也可能没过期,信息仍在被默默收集。
第一部分:清理“应用授权”——这些不常用的APP,赶紧解除关联
适用场景:你用微信登录过的APP(比如购物软件、游戏、工具类APP),现在很少用或已卸载。
具体步骤(30秒搞定):
1. 打开微信,点击右下角「我」→ 找到「设置」(齿轮图标),点进去;
2. 下拉找到「个人信息与权限」,点击进入(这里能看到所有和隐私相关的设置);
3. 选择「授权管理」→ 会列出所有“用微信登录过的应用”(比如“某购物APP”“某游戏”);
4. 找到你想清理的应用,点击进入 → 选择「解除授权」(弹出提示时,点击“确定”)。
举个例子:去年为了抢演唱会门票,用微信登录过某票务APP,现在早就不用了,就可以在这里解除授权——解除后,该APP再也无法获取你的微信信息,也不能用微信直接登录(下次想用,需要重新授权,不影响功能)。
第二部分:清理“小程序授权”——别让随手点开的小程序“惦记”你的隐私
适用场景:微信「发现」-「小程序」里那些“点开一次就再也没碰过”的小程序(比如某测试类、某临时打卡小程序)。
具体步骤(1分钟搞定):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 找到「小程序」,点击进入;
2. 点击右上角「个人中心」(像小人头像的图标)→ 选择「个人信息与权限」;
3. 这里会显示“你授权过的小程序”,找到不常用的,点击进入;
4. 可以选择两种清理方式:
- 只想关闭某类权限:比如“位置信息”,直接点击权限选项,选择“关闭”;
- 彻底解除所有授权:点击「解除授权」,确认后,该小程序再也无法获取你的任何信息。
重点提醒:小程序权限更隐蔽,比如你随手点开的“性格测试”“运势查询”类小程序,可能偷偷获取你的位置和微信ID,建议用完立刻清理,别留隐患。
第三部分:这3个“必看注意事项”,让隐私更安全
1. 定期检查:每月1次,别等泄露才后悔
建议每月花2分钟,按上面的步骤检查一次授权——尤其是刚过完节、参加完活动后(这类场景下,你可能为了抢福利、报名活动,授权了很多临时应用)。
2. 这些权限,尽量别给“非必要应用”
- 位置信息:除了外卖、打车、地图类,其他应用/小程序一律关闭;
- 手机号:只给你信任的APP(比如银行、正规购物平台),陌生应用坚决不授权;
- 通讯录:除非是必须同步好友的社交软件(如微信本身),其他一律拒绝。
3. 解除授权后,想再用怎么办?
不用担心“解除后用不了”——下次打开该应用/小程序时,会提示“需要微信授权”,你可以重新选择是否授权,灵活又安全。
最后想说:微信授权就像“给别人家门钥匙”,常用的可以留着,不常用的一定要收回。毕竟,你的头像、手机号、位置信息,都是重要的隐私,别让“沉睡的授权”变成“信息泄露的缺口”。
现在就拿起手机,按步骤清理一遍吧——花5分钟,换一份安心,超值得。转发给家里的老人,他们可能更不知道这些“隐藏授权”,帮他们也清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