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I写代码,下班就能回家打游戏?”
醒醒,真出事的时候,老板第一个找的肯定不是AI,而是写提示词的那个人。
最近圈子里都在聊“氛围编程”——简单说就是对着AI说一句“给我做个购物车”,然后坐等代码蹦出来。听着像魔法,现实却像翻车现场。
有CTO吐槽:测试环境跑得挺欢,一上真流量,数据库直接跪了。原来AI写的查询把整张表锁死,用户一多就排队到明年。
还有人更惨,AI拼出来的登录模块里夹着一段老掉牙的加密写法,黑客笑纳大礼,数据泄露几周才被发现。
问题在哪?
AI不懂业务。它不知道“秒杀”和“普通下单”在数据库里是两回事,也不知道公司去年刚换了一套权限体系。
它只负责把句子变成字符,后果全靠人兜底。
于是出现一个新词:信任债。
表面省了一小时,后面花三天给AI擦屁股。老板一算账,省下的工资又原封不动填进加班费。
那还能不能用?
能,但得换个姿势。
把AI当实习生,别当大神。
先写清楚文档、画好流程图,再让AI填空。
写完拉去单元测试、压力测试、安全扫描,一步都别省。
一句话:AI可以快,但人得稳。
未来估计就是“人机混搭”:人负责想,AI负责敲。
谁偷懒把脑子也交给AI,谁就先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