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可以按住鼠标滚轮不放,代码编辑区就会像一张可以随意拖动的图纸。这个功能的名字叫editor。scrollOnMiddleClick,需要在设置里面打开它。以后再看很长的文件,或者对比代码差异的时候,手腕就不用来回移动了,平移一下视图就行。
一个叫MCP的东西也出现了。这是什么呢?可以把它看成是给AI准备的一堆新工具。你装一个MCP服务器,AI就多学会一个本事。有的服务器能让AI去查数据库,有的能让AI画图,还有的能让它调用云服务的接口。。。。。。就是给AI增加各种具体的功能和权限。
怎么用这个MCP?在VSCode的扩展视图里,多了一个叫“MCP Servers”的区域。在这个地方,你能看到所有可以安装的MCP服务器,点一下“安装”按钮就行了。安装好了以后,你在AI聊天窗口里说话,AI就能自动识别出来自己有了新能力,然后随时调用。
这个新版本是。。。。。。
VSCode 1。102
GitHub Copilot Chat的全部代码现在都公开了,放在GitHub上面。用的是MIT协议,意思就是谁都可以去看,也可以拿去自己改。假如你觉得这个AI聊天功能少了点什么,或者你想给它增加一个你自己的功能,现在可以直接去提一个PR。
AI聊天窗口本身也变了。你可以自己定义新的“聊天模式”,在原来的Ask、Edit、Agent这些模式之外。你可以专门做一个“review模式”,这个模式下的AI只会帮你检查代码,不做别的事;或者弄一个“debug模式”,它就只负责帮你找代码里的错误。
你还能指定这些模式背后用的是哪个大模型,不管是GPT-4o、Claude还是别的什么模型,都行。这些配置,改一行配置文件就能搞定。对于那些喜欢自己动手调整工具的人来说,这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用起来方便吗?
在设置页面里,搜索框变得更聪明了。现在你不用去记那些又长又难懂的英文设置项名字。你可以直接输入一句大白话,比如“字体太小了”,它就会自动帮你找到对应的“editor。fontSize”设置项。这对那些不熟悉具体配置名称的人来说,省了不少事。
如果你用的是Windows系统,并且在系统设置里开启了“在标题栏和窗口边框上显示主题色”这个选项。那么VSCode窗口的边框颜色,现在会自动跟着你的系统主题色走。窗口的外观和你整个桌面会更统一。
当你在一个工作区里同时运行好几个任务的时候,比如一个在跑测试,一个在编译,一个在启动服务。。。。。。以前想全部重新跑一遍,得一个一个去关掉再重启。现在不用了,按Ctrl+Shift+P打开命令面板,输入“Rerun All Running Tasks”,所有正在运行的任务就会全部重启一遍。
写Python的人有福了
现在安装Python扩展的时候,会附带一个环境管理工具,名字叫Python Environments扩展。这个工具帮你做了几件事:它可以一键帮你创建新的虚拟环境,它会自动在文件管理器里忽略掉。venv文件夹,不会让你误操作,它还对Poetry 2。0+有了支持。
Pylance,这个Python语言服务,也开始悄悄地使用前面提到的MCP工具了,虽然目前还是预览阶段。它把文档查询、代码跳转、环境分析这些核心功能,都做成了MCP的接口。这样做的好处是,以后别的语言服务,或者别的AI工具,也可能可以复用这些接口,给Python的开发体验带来更多可能性。
还有啥别的?
那个AI聊天窗口,现在可以全屏显示了。只要点一下右上角的最大化按钮,侧边栏、底下面板这些东西就全都会被隐藏起来。屏幕上就只剩下你和AI的对话界面,这样在需要集中精神和AI交流的时候,就不会被其他东西分心了。
还有一个命令,叫“Chat: Generate Instructions”。你在命令面板里运行它,AI就会自动扫描你当前打开的整个项目代码,然后为你生成一份这个项目专属的“说明书”——也就是一份prompt指南。以后你再和AI聊关于这个项目的话题,它的上下文理解能力会更准确,因为它已经提前学习过这份指南了。
以前AI想在终端里执行一个脚本命令,比如跑一个测试,它会先弹出一个确认框,等你点了“同意”之后它才开始跑。现在你可以设置一个“白名单”,把那些你认为安全的、常用的命令,比如npm test或者git status,加到这个名单里。以后AI再跑这些命令,就直接执行了,不会再问你。像rm -rf / 这种危险的命令,它还是会继续拦截并请求你的许可。
MCP的配置是跟着你的VSCode Profile走的。这意味着,你在公司的电脑上给某个Profile装了几个MCP服务器,做了些设置。当你回到家里的电脑,只要登录同一个账号,并且打开Settings Sync云端同步功能,这些MCP的配置会自动同步过来,你不需要再手动装一遍。
终端的体验也做了一些改进。比如它的命令建议功能更好用了。Tab键自动补全现在支持更多情况,它能更好地处理Git Bash里的Windows路径,也能正确显示符号链接的路径,并且在你输入多条由分号隔开的命令时,也能给出提示。
如果你和你的团队在用Dev Container进行开发,那么现在可以在devcontainer。json这个配置文件里,加上几行代码。这样,当容器一启动的时候,指定的MCP服务器就自动安装并配置好了。团队里的每个成员拿到的开发环境都是一样的,开箱即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还有超过50项其他的细节修复和优化。从登录GitHub的流程,到提升CSS构建工具的速度,再到一个叫vscode-bisect的、专门用来追踪是哪个扩展导致问题的工具。。。。。。开发团队把能想到的各种小地方都打磨了一遍。
怎么获得这个新版本?很简单,打开你现在的VSCode,如果它提示你“重启以更新”,点一下就行了。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去VSCode的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的安装包。如果你想更早地体验到还在测试中的新功能,可以去下载安装一个叫Insiders的版本,它的更新频率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