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基因组存在大量逆转录病毒感染的“痕迹”,其中部分逐渐演化成新基因,他们的主体生理功能目前研究仍不透彻(1)。
康奈尔大学Cédric Feschotte等研究人员基于之前的相关研究认为这些内源逆转录病毒相关基因编码的胞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 可与受体结合促进病毒进入细胞)可能通过与相关病毒竞争受体发挥抗病毒的作用。所以作者们在人基因组系统刻画了这些潜在编码逆转录病毒胞膜蛋白的阅读框(env-derived open reading frames, envORFs),并分析了它们在人胚胎以及终末分化的细胞的表达状态,及其抗病毒功能(1)。
研究人员在人基因组发现了上千个这些envORFs,其中约44%至少在其中一种细胞类型表达,早期胚胎、胎盘以及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 PGC)等通常高表达,并且很多envORFs可被免疫刺激或者病毒感染激活(1)。
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一种在早期胚胎以及胎盘高表达的envORFs -SUPYN,通过对SUPYN的操纵在细胞水平验证了它的抗病毒能力,并初步阐释它抗病毒的机制(1)。
该项工作2022年10月27日发表在Science(1)。
Comment(s):
类似SUPYN等envORFs在早期胚胎与胎盘等高表达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也许抗病毒是其功能之一,是否还有其他重要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J. A. Frank et al., Evolution and antiviral activity of a human protein of retroviral origin. Science (80-. ).378, 422–428 (2022).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q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