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屋教程网

专注编程知识分享,从入门到精通的编程学习平台

UI选择类组件真的不好选(ui选择器)

在UI设计中,选择类组件是基础交互组件之一。选得好,用户一秒上手;选不好,分分钟迷失在页面中。选择组件本身的存在,其实是用来限制用户选择范围、避免误输入、实现结构化数据记录的工具。但选择组件本身又有很多种选择,也很多时候真的不好选。稍不留神,部门的各个同事就在各自的项目中为类似的情况设计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导致产品的统一性大打折扣。今天来拆解几种常见的选择类组件,列举一下它们的使用场景和设计要点。1 单选框(Radio)如图2中的d方案,用户只能选择一个选项,所有选项都可见。适合选项数量较少(2-5项)的情况,比如性别、支付方式等。尽量保持选项彼此对齐,利于视觉扫描。2 切换按钮(Segmented Control / Tab)用于在几个互斥的视图/内容中切换,比如“图文/视频”或者“年/月/周”。注意文字精简清晰,视觉上强化当前选中项。如a方案,也可以将选择做成这样的形式,其实和单选框内容是一样的,整体效果更新一点。3 开关按钮(Switch / Toggle)用于在两个状态之间切换,特别是在移动设备中是用户已经习惯使用的组件。特别需要注意测试两个状态在配合标题的情况下用户是否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含义。4 多选框(Checkbox)用户可以选择多个选项,所有选项都可见,但要避免出现过多选项(10个以上),以免眼花缭乱也占据太多空间。注意提供全选和取消全选选项,提升效率5 下拉菜单(Dropdown)空间有限,或选项较多但只需选择一项。这里选项尽量不超过 10 项,选择后展示选中项。6 下拉选择 + 搜索(Autocomplete)当选项非常多(如选择国家)时可以在下拉菜单的基础上加入搜索功能。搜索时可以高亮匹配关键词,默认展示最近使用或热门项,减少输入负担。7 滑动选择器(Slider / Stepper)在一个连续或可控的数值范围中选择时使用,如价格区间、音量调节等。注意显示当前数值,提供明确反馈。滑动步长合理,避免滑动过于敏感或无响应。 根绝选项数量的多少、单选还是多选、是否需要即时反馈等因素选用组件。很多时候组件的选用也不是绝对的,但是设计团队要多沟通,保证在相似的使用场景下采用同样的解决方案。选择类组件不只是样式的区别,而是交互逻辑和信息层级的表达。#UI设计 #交互设计 #经验分享 #职场 #设计师 #德国图1图2你怎么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