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
好像一直比较习惯用专门的软件去使用linux以及R语言, 比如说R语言我就是用Rstudio或者网页版的Rstudio server
至于使用服务器的linux命令,之前用Xshell现在用Termius
虽然课上有时候跑单细胞数据,整理文件的时候,也会和同学们简单使用里面的terminal运行一点解压或者移动文件的命令,但终究不常用。
既然写到这了,顺带一提, 在本地的terminal里面解压tar文件,要按照格式使用对应的参数,比如下载下来的单细胞数据时.tar的压缩文件,那么参数就只需要 xvf
即可
tar -xvf GSE163558_RAW.tar
要理解参数的意思,不能像我一样,记得的参数就往上面靠!
termius使用
termius和Xshell一样,个人认为都是一个桥接服务器的软件,我们可以使用termius登陆服务器,然后就在上面使用linux命令分析数据什么的
在生信入门班 第三周的课程主要讲到的就是linux常用命令,使用的软件就是termius!
常用命令也不算特别多,就是一些文本处理——三驾马车以及vim编辑器,conda安装常用软件,以及一些shell脚本编程
不过工作之后,使用R语言跑单细胞下游分析比较多,所以用网页版的Rstudio会更多一些,直接用termius反而少了。
有时候传文件或者需要处理一些上游的数据的时候,还是会用到termius,可谓是做到linux和R语言互相独立了哈哈哈哈哈!
Terminal可视化运行shell脚本
Terminal可视化运行shell脚本也是入组之后学到的新知识!
最开始我很不适应也不能接受,为什么linux的操作命令不用专门的软件,而是要用Rstudio里面的Terminal啊!我不理解并且大为震惊,然后用完发现真香!
所以且听我来分享一下使用的体会!
最主要的就是可以边运行代码,边添加注释,然后可以想运行哪行就运行哪行,就算是报错也不用担心需要全部重新运行。
1. 新建shell脚本
没想到啊, Rstudio里面除了可以新建R语言相关的文件之外,还能新建比如C语言、python以及shell脚本!
打开File——New File——找到需要的编程语言,新建脚本即可!
2. 代码及注释信息整理
代码和注释信息整理和shell脚本或者R语言脚本是一致的,按照相应的代码规则整理即可,注释信息还是以#号开头
3. shell脚本中代码运行
能可视化的运行脚本内容是我觉得比较方便的一个点,之前写脚本,基本上是先把代码调试好,然后放到脚本里面,bash直接运行。
当出了一些报错或者中断的时候就会需要重新运行一遍,比较浪费时间。
但是 在Rstudio里面借助Terminal使用shell脚本,既可以避免一行行输入命令的麻烦,又可以可视化的运行调试代码,岂不乐哉!
shell脚本里面代码运行和R语言脚本里面是一致的,将光标定位到需要运行的代码行之后,点击Run或者ctrl+Enter的快捷键运行代码即可!
好啦接下来该学习一下宏基因组的内容,学会了就整理相关的笔记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