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屋教程网

专注编程知识分享,从入门到精通的编程学习平台

catch (ENV)——配置VSCode编译调试Visual Studio C++项目

一。为什么放弃在Visual Studio IDE下Coding?

  1. PC有点拉跨,启动Visual Studio加载环境较慢,PC上装了多套VS,旧版本加载速度还行,但较新的版本如Visual Studio 2019,频繁地“无法响应并等待”太捉急
  2. VSCode是一款相当优秀的编辑器,有强大的插件支持,简单说就是在其下Coding,效率起飞
  3. 由于第2点描述,其他日常编码工作如shell脚本、golang等已全面切换至VSCode,想要All in One

微软详解.Net Native:Win10通用应用性能的保障

IT之家讯 近日,微软在其Windows博客中通过一篇博文详细解释了.Net Native,这是用于开发Win10应用商店应用的全新框架,微软向开发者展示了为何.Net Native更优秀。

从事开发的朋友对托管代码与本地代码之间的争论应该都有见闻。微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着手构建.Net开发框架,并于2000年发布了.Net 1.0。该框架的理念是,开发者不需要再为每个应用编写类似内存管理等基础操作的代码,这些职责都可以由“公共语言运行库(CLR)”来担任,开发者只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更高的层面,实现功能即可。而实际运行效果也非常不错,关键是还能够减少代码工作量。不过一直以来性能方面总是被诟病,因为从高级语言代码到CLR再到最终的CPU指令需要一个转换过程,这会降低程序运行效率。

以后,我们都是 Windows 开发者_我的世界开发者启动器windows版本下载官方

北京时间 4 月 28 日晚微软在旧金山举行了 2015 年度 Build 大会。正如之前的推测,开发者和 Windows 10 都是此次大会的重中之重。Windows 10 将实现“大一统”,让开发者只用写一次代码就可将应用在微软旗下多平台发布,且不论该应用是 Android 还是 iOS。

微软要 Windows、Android、iOS “通吃”

去年 10 月 Windows 10 的发布预示着微软已强势回归,但那只是“前戏”,真正的“高潮”是在昨夜:

「系统」Windows 11最强功能上线!体验只需要这样做

你最关心的Windows 11功能是什么?恐怕不少人略加思索后悔抛出“安卓子系统”的答案,一个近乎全新的嵌入式功能,成为众多微软Windows用户期待已久的存在,而现在,它真的来了!

安卓子系统已向Beta 通道开启测试

近日,微软 Win11 安卓子系统在官宣后经过多次曝光,现在终于要来了。微软博客宣称,Windows 11 上 安卓子系统运行 Android 应用程序的第一个预览版现已提供给美国 Beta 频道的 Windows 内部人员。

Windows上也能用Swift编程了,官方编译安装包已上线

萧箫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最近,Swift发行了5.3版本,这意味着它可以直接在Windows 10上使用了。

vscode中如何调试c语言写的代码_vscode 调试c代码

如果你的开发环境中不能使用visual studio 开发工具,那么使用vscode也能进行调试,比如在ubuntu和麒麟操作系统中

Zed编辑器Windows版开发受阻,难题如何攻克?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科技媒体 NeoWin 昨日(8 月 22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Rust 编写的跨平台代码编辑器 Zed 计划于 2025 年秋发布 1.0 版本,但 Windows 版开发受阻。

IT之家注:Zed 是一款基于 Rust 的跨平台代码编辑器,已在 Linux、macOS 和 Windows 预览测试多年,计划于 2025 年秋推出 1.0 正式版。

Zed 联合创始人 Max Brunsfeld 于 8 月 19 日发布博文,报告称 Linux 和 macOS 版 Zed 开发进展顺利,但在开发 Windows 版本过程中,遇到多重技术障碍,导致开发节奏明显放缓。

使用VS远程调试其他电脑上安装的软件

今天在用户的一台机器上遇到了很奇怪的问题。一个按钮点击时概率性的第一次点击无反馈。

因为是概率性的,概率又很低,而当初在设计Log时又设计的是必须重启软件才会生效log开关;

Windows驱动程序开发:WDF应用程序编写

获课:789it.top/15688/

KMDF与UMDF核心差异及WDF驱动框架选型五大关键考量

Windows驱动开发框架(WDF)作为微软推出的现代化驱动开发模型,包含内核模式驱动框架(KMDF)和用户模式驱动框架(UMDF)两大分支。本文将系统分析两者的核心差异,并为开发者提供选型时的五大关键考量因素。

Windows程序调试:radare2与x64dbg入口点分析对比

在Windows程序逆向调试领域,入口点分析是定位程序启动逻辑、解析加壳保护的核心环节,radare2与x64dbg作为两款主流工具,凭借差异化特性适配不同调试需求,其能力差异直接影响分析效率。

x64dbg以“可视化+易用性”见长,是新手与实战调试的优选。其图形化界面直观呈现入口点相关信息,通过“调试器-内存-反汇编”多窗口联动,可快速定位程序OEP(原始入口点),支持断点设置、内存dump等可视化操作,尤其针对加壳程序的入口点脱壳分析,提供单步跟踪、硬件断点等便捷功能,降低入口点定位的技术门槛,适合Windows平台下的快速调试场景。

<<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 >>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